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廣告時間:張茂桂老師「政治社會學專題」

不好意思趁機廣告一下。

中研院社會所的張茂桂老師,這學期要在東吳開「政治社會學專題」,探討的主要問題有:
  1. 古典論述是以那些為基礎?有那些重要議題?他們對於日後發展有何影響?
  2. 晚近有關「國家」研究的知識發展,舉例而言,以Foucualt, Jessop, Evans為討論焦點。另外並涉及有關「民主化」(以Hungtinton 為焦點)。最後討論全球化影響下,如何理論化國家的「新」的功能與角色。
  3. 舉例討論台灣有關的重要相關議題:威權轉型與民主化,金權政治,國族主義相關議題,身體與政治。
我上學期修張老師的「社會運動專題」,有許多收穫。歡迎對政治社會學感興趣的同學,一起來修課。

龍達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電子版:黃英哲先生的「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

要破也要立:

戰後由中國接收的台灣,前身是日本殖民地,而中國與日本剛好是在戰爭中互相對抗,而且強力為戰爭動員的敵人,因此昨夜還與中國人敵對,今天隨著天皇的投降而將被接收的台灣與台灣人,來接收他們的事實上是不久前的敵國,而且在政治宣傳下,戰後的敵國並不成為帶著較為中性意義的「戰勝國」,甚至連帶有暫時意味的「接收國」都不是,而是更帶有情感與起源意味的「祖國」。在接收者中國的立場又是怎麼看台灣的呢?作者為我們整理了戰後三年左右的史料,從長官公署組織、施政方向、完成施政方向的手段來看,中國不是僅以接收國的角度在台灣施政,而是朝著將台灣變成中國一部分的方向努力。然而在這個大方向之下,作者也為我們揭露了「成為哪個中國的一部分?」是曾經存在長官公署戰後初期「再中國化」政策中的縫隙。

從陳儀在1945年末對全島發佈的講話可以看出,基於中國人的身分,語言與歷史的重建是第一要務[1]。但更直接的原因恐怕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不存在一種可以方便溝通的語言,民間則以一種無政府的熱情學習國語,顯然未必有益[2]。在這種情況下,國語推行委員會就按照先前的計畫成立,針對學校派遣國語教育師資,然而在師資人數與素質都不足的情況下,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內,國語教育的成效相當有限。期間魏建功雖然將台灣語視為方言與便利中國語學習的手段,但他鼓吹促進台灣語復興的態度,與其後數十年國民黨在台灣推動的一元化國語教育可以說有相當大的差距。

語言學習的本質當然不會是一元論的。國語推行委員會的目標是「立」中國語的根基,但是未必能「破」日本語的根基,因此需要有其他的單位協助。同時擔負「破」與「立」重要任務之一的單位就是宣傳委員會。該會的任務是報導真相(主動取締謠言)與調洽輿情,此外為了政令宣導的效果,該會也和國語推行委員會一樣選員施訓並派遣各地,不同處在於它轄下人員接觸的對象偏向一般民眾,而非各級學生。不只相關日本戰爭動員的文書,該會獨斷的查禁行動導致與日本統治相關的第一手文獻都受損甚鉅。

在各級學校教材的編譯工作方面,由台灣省編譯館負責。許壽裳基於學經歷、與陳儀的私交與個人企圖來到台灣,對日本的研究成果採取包容與接納,引為台用的態度。編譯館統括當時的學校教材與社會讀物編輯、給較高深研究者培養基礎的名著編譯、與整理翻譯日籍學者的研究成果,如果比較出版物的閱讀取向與內容,我們可以發現越淺顯越普羅的出版物,「再中國化」的傾向越大;而越菁英的出版物,與世界甚至與前敵國日本的連結反而愈大。在日後的冷戰時期,匪情研究是被嚴格限制研究資格的一門學問,唯有資格者能研究與發表與共匪有關的研究成果,而一般大眾對共匪或匪區相關知識的傳遞與發表都在禁止與處罰之列。我在此無意將許氏與日後的匪情研究者相比,但試圖挑戰黃氏對許氏的高度開放評價[3],在當時政策需要與大部分中國學者拒日的背景下,許氏當然格外不同,但是在以不同對象為發行取向的刊物中包含不同的目的,我認為也不能說許氏以平均的開放態度來進行文獻的編譯。

對台灣本土作家的吸納與收編則是透過文化協進會進行,要破日本文化,並且成為立「三民主義文化」的力量[4]。理事長游彌堅的態度當然是將日治以來在台灣培養出的豐厚文化資本視為手段[5],此外該會發行的刊物大部分時間也以不以台灣素材為限,歡迎與世界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文章刊登,尤其是五四以來的中國新文化運動[6]

至於「將同化於哪個中國?」的矛盾,可以從許壽裳對魯迅的積極介紹、台灣人的自主性和國民黨內派系對許等人的攻擊看出。可能許氏與魯迅有深厚的交誼,才在懷抱著擔憂台灣人民族性扭曲的心情下選擇以魯迅代表五四精神向台灣人介紹[7],但是閱讀魯迅的台灣人反而利用魯迅反舊中國官僚的思想做為對抗陳儀以下貪汙官吏的武器,追求五四的新文化未曾成為台灣人閱讀魯迅的最大驅力[8];至於國民黨內的派系鬥爭與國共對抗的氛圍,使得一部分人眼中的魯迅不足以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也造成日後白色恐怖時期對魯迅追隨者的清洗。

至於台灣人對文化重建的看法呢?先是有楊雲萍等與民報社論指出在不對等的政治情勢下,中國五四新文學挾著中文書寫的優勢強勢地壓過了慣用日文書寫的台灣文人,不只塑造了中國文化優越的表面印象,還打擊了日治下台灣人透過文化運動對抗日本統治累積下的成果。在編譯館仍採用日籍學者著作的日文論文時,台灣人卻被剝奪了慣用的發表語言[9],彷彿在「以德報怨」的口號下,非重要戰犯的日本官吏不受追究,汪兆銘政府的中國籍官員或是台灣籍的皇民奉公會成員卻被依身分而非行為受到審判清算一樣。長官公署對台灣人的態度固然是要破除日本性,建立中國性;然而當時的台灣人中,也已經有一部分人用新的破立標準來檢視兩個政府的統治:該破的不應該區分來自日本或中國,而該立的也不應該區分來自日本或是台灣以外的其他地方。

  另外,對於這段時間由長官公署帶頭的文化工作是否是「再殖民」的問題,我認為除了討論時瑋鴻學長所提出的質疑:當時的台灣人是否已經成為一個有集體意識的共同體之外,當時國民黨內部的派系傾軋問題導致權限相近的機關之間對同一問題的態度和步調不一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問題(對日文使用的寬嚴標準在不同單位之間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也許像魏建功等人的立場的確是比較自由的,但是其他官員努力的方向或許更像是「製造中國人」。

憑記憶寫的東西實在不可靠,還請大家一起討論啊。


[1] 35

[2] 43

[3] 110

[4] 147

[5] 133

[6] 134-142

[7] 162

[8] 172-175

[9] 142-143

8/3 讀書會閱讀書目

大家好:

昨天我們選擇了吳乃德與陳明通合寫的「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台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但是我想增加一篇陳明通的「派系政治與陳儀治台論」。這兩篇文章都收在賴澤涵主編的「光復初期歷史」中。而玉山社由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合編的「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冊也都有收錄。

龍達

開版公告

大家好:

昨天第一次的讀書會結束了,感謝宗達詳盡的報告。

為了更促進我們之間的想法交流,因此設立這個部落格。每個成員都有po文的權限,大家可以在這個空間,隨時提出自己對於文本的看法與問題,或是進行各種資訊的交換。也請每次的報告人提前將自己的摘要上傳,並在讀書會結束後簡單整理一下大家討論的內容。

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