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殖民、再殖民與後殖民

諸位,由於平日忙碌,未能把讀書會後的一些想法即時地提出來予各位討論,請見諒。以下是我對於上次討論黃英哲著作後的一些想法,就教於各位。

一、「再殖民」疑義
上次讀書會大家基本上是環繞在黃英哲的結論部分,他斷言: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後,此段時期的「去日本化」「再中國化」之文化改造政策,雖然「心態值得非議」,但「在台灣重歸中國版圖後的時間點上,不能將此『國民建設』等同於『再殖民』。」(頁223)
我基本的論點是:
1、從黃英哲所描述的那段時間(1945-1947)的文化政策來看,或許不能直接判定為「再殖民」;但對於「再殖民」必須從更為整體的經濟政治層面來加以討論。
2、對於脫殖民的殖民地而言,究竟何種文化政策是適當的?黃英哲有意無意地透露,以當時行政長官公署所採用的自由開明或左翼的魏建功、許壽裳等人物,以及較為包容性的政策施行來看,似乎相對於當時更為保守的C.C.派等中華民族主義者,在台灣的「文化統合」或「國民建設」是更為恰當的。而此點似乎也構成他判定此時期並非「再殖民」的一項理據。

二、文化的政治性
讀書會結束後,我又更進一步去思考上述問題的複雜性,並想提出一些正反理由來說服自己。暫且先不論此一過短的時期(僅兩年)、或甚至並無實現的理念,並不足以我們判定是或不是「再殖民」;我認為這更牽涉到從文化途徑所進行的政治學研究,其限制所在。1980年代後「後殖民主義」研究開始盛行,不少研究重新指向了殖民時期,甚至是脫殖民後的殖民地文化層面。眾多文學與文化研究或許成果斐然,但似乎也帶來了混亂與模糊不清之處。
以黃英哲的著作來看,文化研究的途徑是否可以判定一個政治學上的問題:此時期是否為「再殖民」?我想提出幾個層面供大家思考:
1、殖民地統治的多樣性:殖民主義在語言與文化政策上,本來就不存在單一形態,宗主國或可獨尊殖民地語、同化、一國多語;因此,從文化統合的角度,殖民母國在心靈與意識形態控制上所關注的是有效與否,或許可以「鞭子與糖」為比喻,給什麼糖端視接受者而定;因此,黃英哲從行政長官公署短暫的兩年文化構想,雖然可以看到美意甚佳,但並不代表以此可以判定為不是「再殖民」;同樣地,是否是「再殖民」需要有另外的判準。
2、對此,我想起上次原本想提出的,關於語言的政治性問題。國府接收台灣初期,雖可能採取暫不廢除日文的方式,或以魏建功所設想以方言學習國語等較為和緩的策略,但官方語言認定所造成的政治效應,也不可忽略。以不同於台灣當初所常用的語言為「標準語」,事實上,將造成一個政治上的失語期,亦即政治菁英或文化菁英在語言轉換的同時,將無法以過去的語言直抒己見;而此對於統治者而言,是便於統治的。

以上幾點,是我的一些粗略想法,供大家參考;或許下次我們從政治學層面來理解這個時期,會有更深入的討論,期待與各位下次的會面。


瑋鴻

2 則留言:

Rousseau 提到...

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舉幾個"再殖民論"的
代表學者/論述/作品?
不然頗無法掌握黃英哲教授對話的真正意圖

Kojeve 提到...

Michael Hecter, Internal colonialism : the Celtic fringe in British national development
這本書吳叡人老師有不斷提到,或許之後回到理論的時候可以一讀。我會先去圖書館借出來,到時要印再問問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