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日 星期六

陳明通,派系政治與陳儀治台論

收於賴澤涵主編,《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按:本論文篇幅達八十頁,不太容易完整呈現其中繁複的敘事,因此本摘要僅列出作者最主要欲提出的命題)

  1. 國家機關組織民間利益,動員與控制民間社會的四種模式:多元主義(pluralism)、統合主義(corporatism)、依持主義(clientelism)、民粹主義(populism)。民國初期相當長的時間,中國盛行以依持主義為基礎的派系政治。派系政治的特點:(1)基本構成單位是二元聯盟;(2)派系是由二元聯盟構成的人際網絡的總稱;(3)是一種非正式團體;(4)行動與目標具有整體性;(5)目標在於取得及分配公部門或準公部門的資源。派系政治的後果:(1)政治腐化;(2)政府決策僵局;(3)應付政治危機能力遲緩。(225-240)
  2. 本文分國民黨統治中央、陳儀的派系班底、本土社會三個層次,分析接收初期的派系環境。(1)國民黨統治中央,屬於蔣介石的派系有CC派、軍統、孔宋集團、政學系、團派。(2)陳儀屬於政學系,其自身的派系又有李澤一派、徐學禹派、沈仲九派、國家主義派,另外還有葛敬恩、周一鶚、錢宗起、蔣授謙等心腹。(3)本土社會中則分半山派、台中派、阿海派(每派中又可細分出許多不同的集團)。(240-252)
  3. 擔任行政長官的陳儀,與國民黨中央其他四個派系一直處於激烈對立的情況,使得陳儀在台灣的施政備受牽制。而陳儀對於台灣本土的派系,則是利用半山派,排斥台中派,打擊阿海派。來台的國民黨中央派系,則是「友陳儀所敵,敵陳儀所友」。至於本土派系之間,也處於競爭對立的情勢。半山派仗著與新政府的關係打壓其他本土派系,其中台中派退讓、觀望,阿海派(尤其是蔣渭川系)則以其他中央派系為奧援主動反擊。(252-256)
  4. 派系政治對於陳儀統治的影響:(1)職位爭奪;(2)腐化貪污;(3)杯葛對抗;(4)統治崩潰(發生二二八事件時,各派系都想藉由對危機的處理極大化個別派系的利益與勢力,包括奪權與消滅對方等等,使真正的危機無法處理,終於導致統治勢力的全面崩潰,不得不依靠中國派兵鎮壓來重整政治秩序)。(264)
  5. 仔細分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內的成員派系身份,及會議中的派系鬥爭過程,即不難瞭解這一委員會何以會與原來設定的目標(緝煙血案的調查)愈來愈遠。(1)國家機關的角度:中統及軍統勢力相互較勁,既要利用本土派系,打擊屬於政學系的陳儀政府,也要趁勢削弱或消滅部分本土勢力的過程。(2)民間社會的角度:阿海派借助國家機關中的CC派及軍統勢力,向半山派奪權的過程,也是原本基於橋樑地位的半山三青團系統回歸到民間社會後,更直接向外來國家機關挑戰奪權的過程。(276-277)
  6. 陳儀治台的失敗與國民黨撤退來台,都與派系政治有關。因此蔣介石決定改造國民黨,拔除既有的派系勢力(不論中央或地方),並進而集權在自己的威權領導上。為了統治的穩固,仍必須運用過去依附於三大派系(半山、台中、阿海)的地方勢力,但採取四大策略:(1)侷限化;(2)平衡化;(3)經濟籠絡;(4)逐步替換。(280-288)

作者透過細緻的派系分析,勾畫出陳儀治台時期中央與地方層次錯綜複雜的政治網絡。藉由派系領導人物之間各種利益鬥爭的詳細敘事,本文確實很能夠解釋陳儀失敗的結構性因素。與〈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台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討論政治新貴參與的「時機」相比,本文分析從中國傳入的「派系政治」,似乎也更能夠有力地說明台灣之後政治發展的圖像。但是,作者主要引用柯遠芬的回憶錄和戴國煇的研究,是否足以證明二二八事件的惡化完全是因為派系鬥爭所引起?二二八的慘劇只是上層的菁英利益鬥爭的後果嗎?底層民眾的憤怒在其中又具有什麼重要的地位?

沒有留言: